close

三、鹹魚翻身的黑糖

(黑糖教授 張忠正撰)

黑糖農莊官網:http://www.brownsugar-taiwan.com/index.php

 

中國幅員廣大,昔日由於交通不便,人民往來互動低,各地生產的蔗糖產品與名稱表現出濃厚的地方性,名目與種類極多,以明代的典籍為例,至少出現的蔗糖名稱不下於數十種,大致上以糖的顏色與形狀之差異而冠以不同的名稱。至於粗製的含蜜糖,因色澤深淺不一,其名稱分歧不一,常見的有:赤糖、紅糖、黃糖、黃片糖、紫糖、青糖、烏糖、黑糖、黑砂糖、黑砂糖、紫沙糖、砂糖等等。及至近代,中國大陸各地普遍稱為「紅糖」,而臺灣則受日本文化的影響,通稱為「黑糖」,至於西方人則稱為 “brown sugar”,即棕色的糖。

黑糖(紅糖)是由甘蔗榨汁,置入鍋鼎經長時間熬煮濃縮後,再將糖漿冷卻攪拌而成的糖,這是製造砂糖的第一步,所以是初製與粗製的糖。這種粗製糖在製程中雖然經過澄清、過濾及撈除浮渣的過程,但依然保留去除未盡的雜質,經過高溫熬煮,外觀呈現焦黃或焦紅色,氣味上帶有焦糖與蔗香味。

這種粗製的蔗糖,由於色澤深,外觀不美,賣相不佳,因含糖分以外的糖蜜與雜質,甜度較低,長久以來被視為低級的糖。因此,先民才設法找出分離糖蜜及色素,精製成潔白的砂糖。到了19世紀,西方開發出新式一貫化的製糖機器,利用結晶罐,能製成更美的結晶糖粒,臺糖公司出產的特級砂糖就是此種高級的白砂糖。精製過的白砂糖,分離出糖蜜、雜質與色素,糖分精純,甜度可高達99%,品質穩定,適合作為食品的添加物。此外,精製砂糖顏色潔白,結晶粒完整,賣相佳,所以價格較高,也是使用最為廣泛的砂糖。

不過,過去被視為高級糖的白砂糖,在精製的過程中,將混合在蔗糖內的雜質與糖蜜分離掉,而含在糖蜜中的所有營養分與礦物質也連帶被抽離掉了,剩下的除了甜味與熱量之外,幾無營養可言。

過去,因精製糖售價較高,普通人家買不起,所以生活上使用的食用糖以粗製的黑糖為主。普遍的現象是:有錢人吃白糖,窮人吃黑糖。

傳統的社會,黑糖之所以成為窮人的的食用糖,除了售價較低之外,另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,那就是黑糖製造的方法簡單,一般的農民都可自行生產。過去的農村社會,不少人自行栽種一些甘蔗,到了冬季甘蔗成熟之後,即用簡單的設備自製黑糖,除了自給自足外,有多餘的,尚可出售給村民,賺取一些利潤。

日據時期,蔗糖業是臺灣總督府主導的最重要產業,砂糖是臺灣最重要的外銷商品。臺灣光復後,政府成立國營的臺灣糖業公司,繼續控制蔗糖的產銷,直到1970年代之前,砂糖依然是外銷的主角。在政府將甘蔗列為最重要的經濟作物政策下,所有蔗農都必須與臺糖公司簽約始能種植,由臺糖公司統一收購,不准人民折食甘蔗,更禁止人民自行栽蔗榨糖。不過,在過去農業社會中,人民生活水準低,在偏遠的地區,依然有不少偷偷製糖的情形,所製造的蔗糖就是令人懷念的傳統黑糖。

社會經濟發達之後,人民生活水準提高,大家都買得起白糖,使用黑糖的人越來越少,鄉下的農民也不再自製黑糖了,傳統土製的黑糖逐漸消聲匿跡了。

1990年代,臺灣進入工商業社會而蔗糖業加速沒落的之際,臺灣的市面上出現了新的蔗糖商品--沖繩黑糖」。這款標榜日本琉球沖繩地區生產的黑糖,有人將之冠上東方巧克力」的雅號,其售價雖然高出一般黑糖好幾倍之多,依然有其消費群。傳統的社會,粗製的黑糖被視為是低級與低價的糖,為何當臺灣傳統黑糖消失後不久,沖繩黑糖」卻能以黑馬姿態打進臺灣市場,而且其售價完全顛覆傳統?一夕之間,黑糖的身價如鹹魚翻身,一飛衝天。究竟沖繩黑糖」有何獨特之處?

其實,臺灣人對於沖繩黑糖」的愛好主要是黑糖冠上沖繩」二字所致,多數的臺灣人對日本貨向來有特殊的偏好,因日本貨給人的印象是品質好,雖然價格較高,但對消費者依然有很強烈的購買誘因,許多臺灣人到沖繩旅遊將黑糖工場列為必遊之地。其次,沖繩黑糖」的另一個重要的賣點是,許多業者都標榜黑糖是營養最豐富的糖,食品專家也有相同的看法。有人甚至指出,沖繩人的平均壽命居日本全國之冠,人瑞的比例亦最高,與當地人常吃黑糖有關[1]



[1]網路文章:

http://tw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?qid=1607102204979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黑糖農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